受小風、逆溫等不利氣象條件影響,自12月25日18時起,PM2.5濃度持續上升,成都市空氣質量先后從黃色預警升級為重污染天氣 橙色預警。
橙色預警
建議兒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等易感人群盡量留在室內,避免戶外活動;建議中小學、幼兒園停止體育課、課間操、運動會等戶外運動;一般人群應盡量避免戶外活動,戶外活動可適當采取佩戴口罩等防護措施;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減少機動車上路行駛,駐車時及時熄火,減少車輛原地怠速運行。
重度霧霾天,我們應該做好哪些防護呢?今天給大家帶來了超全的霧霾防護攻略,請查收~
![](/uploads/allimg/201228/1-20122QI915522.png)
霧霾天防護攻略
1
關注空氣質量預報,合理安排出行
了解當天及后續幾天的空氣污染狀況,重污染天氣時,盡量減少戶外停留時間,避免室外鍛煉或大運動量活動。
進行戶外活動時,宜佩戴顆粒物過濾口罩。
外出回來后,衣服、口鼻、裸露的皮膚都會附著霧霾中的大量污染物,可持續對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建議外出回家后及時脫掉外衣、洗臉、洗手、洗口鼻,減少污染。
2
兒童和老人要更加注意霧霾防護
兒童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對環境比成人更加敏感;老人機體抵抗力低,通常患有基礎病。霧霾中大量的灰塵、顆粒會刺激呼吸道,容易引起呼吸道刺激癥狀,所以兒童和老人更要注意霧霾的防護。
有基礎病的敏感人群,霧霾天減少戶外活動的同時也要減少到人多擁擠、空氣污濁的場所,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注意隨時增減衣物,以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況。
3
警惕煙霾等帶來的室內空氣污染
如果在霧霾天氣還同時吸煙,室內“PM2.5爆表”的程度肯定比室外還嚴重,造成的健康危害更大。
4
注意科學飲食和休息,多攝入維A維C蛋白質,增強機體免疫力
從霧霾致病機理來看,理論上說霧霾天應多攝入一些富含蛋白質、維生素C、維生素A等營養素的食物。
蛋白質是機體生長及修補受損組織的主要原料,有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作用。魚、肉、蛋、奶、大豆都是蛋白質的良好來源。
維生素C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蔬菜水果一般都富含維生素C,比如菠菜、鮮棗、油菜、橙子、番茄、黃瓜等。
維生素A可提高上皮組織(包括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眼睛的黏膜和皮膚等)的抵抗力和修復能力,預防霧霾對黏膜造成的損傷。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主要是動物肝臟、雞蛋黃等高膽固醇的食物,不宜大量吃。胡蘿卜素大多數可以轉化成維生素A,也具有相同效果。代表食物主要是胡蘿卜、南瓜、木瓜、芒果、柑橘等橙黃色蔬果,以及菠菜、小油菜等深綠葉菜。
5
不戴隱形眼鏡
空氣中的粉塵和顆粒物能夠吸附在隱形眼鏡上,阻塞鏡片透氣孔,降低鏡片透氧性,引起角膜缺氧。佩戴隱形眼鏡使淚液的流動性變差,在空氣污染的情況下,粉塵和顆粒物容易集聚于結膜,從而導致眼部過敏或被感染,甚至引發角膜炎等眼部疾病。
6
帶包濕巾
對皮膚敏感的人來說,大氣中的顆粒物吸附的病菌和有害物質,容易粘在皮膚上,引起過敏癥狀。外出時,不妨帶一包濕巾,隨時清潔。
7
盡量用鼻子呼吸
研究發現,人體吸入顆粒物不同大小,在體內沉積的部位也各不相同。大于10微米以上的顆粒物,鼻毛可以阻擋95%。外出回家,洗臉、漱口、清潔鼻腔。清潔鼻腔可以用干凈棉簽蘸水,反復清洗。
8
“防霾”藥茶不建議飲用
空氣重污染期間,有一些中醫院會配制“防霧霾茶”,有的藥店也開始銷售此類制劑。這里,不建議飲用那些“藥茶”。是藥三分毒。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介紹,霾可以誘使一些疾病發生,但對其致病機理我們目前并不清楚。即使是藥食同源的東西,吃多了也對健康不好。有很多方子里面有一些藥材,有些長期喝是有問題的。
9
多喝水
這可以保持呼吸道濕潤。
患有干眼癥、結膜炎等基礎眼病患者小貼士
1
減少戶外活動時間
外出歸來后,要及時用流水沖洗眼睛,減少細菌附著時間。
2
多眨眼睛
通過眨眼動作,讓淚液帶走附在眼球表面上的粉塵和顆粒物。如果能配合打哈欠的動作,刺激產生更多的淚液效果更好。
3
適當使用滴眼液,比如人工淚液等
點入人工淚液,再轉動一下眼球讓滴眼液流出來,相當于沖洗了一下眼表,但需注意,盡量選擇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
4
考慮蒸汽熏蒸
平時喝熱水或者沖泡綠茶、菊花等的時候,可利用蒸汽熏蒸眼睛,這樣不僅能增加眼表濕度,清除眼表附著的物質,還能緩解干眼和視疲勞癥狀。但是要注意蒸汽的溫度以及與眼睛的距離,小心燙傷。
重點場所重點關注
1
住宅
避免吸煙,采用濕式清掃和適宜的空氣凈化措施,保持室內環境清潔。中國疾控中心主任王宇介紹說,從霧霾對健康影響的風險評估來看,室內空氣PM2.5濃度在75以下時比較安全,誘發健康問題較少;家有孕婦、兒童以及患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高血壓、冠心病等基礎性疾病的敏感個體時,室內空氣PM2.5濃度應盡可能降低至35以下。
2
校園
中小學校和幼兒園等教室內,宜采取空氣凈化設備等措施盡量降低PM2.5濃度,需要時可采用新風裝置引入新鮮空氣,防止二氧化碳濃度過高。
3
公共場所
安裝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的,宜在系統中配備空氣凈化裝置;未安裝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的,宜在室內配備空氣凈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