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聽到有人說:
新風效果不如開窗
我們還聽到有人說:
我家新風感覺無效果,裝了味道還是大
我們還聽到有人說:
新風開了電費增加很多
我們還聽到有人說:
新風的風吹到身上不舒服
你們把新風當換氣扇了
新風真的無效不如開窗嗎?事實并非如此,這次疫情國家要求封閉空間開空調需要裝新風可以看出新風系統是有效果的。
新風真的無效,那么這些摩天大樓又是怎么做到通風換氣的呢?
![](/uploads/allimg/201203/1-2012031QKO21.jpg)
有一個專門的專業:暖通工程,這個通,就是指的:
通 風
新風系統的幾個基本要素
換氣量和換氣頻次
理論換氣頻次=新風設備風量/換氣區域體積
于是,市面上很多賣新風的就借此宣傳自己:二室150風量,三室250風量,四室350風量。
但是理論值和實際值是一樣的嗎?風在管道傳輸的過程中是有風損的,比如我們采用地送風扁管,或過梁器,風損就很大:
比如在一些戶型,因為走向和房屋結構問題,可能出現不可規避的U字彎,那么,這樣也要預判風損:
新風在分支過程中,也可能出現風損,那么,也需要專業預判:
同時出現了另外一個現象:
秀安裝漂亮
只要管件不要直角管件:
絕對不能出現U字彎,甚至犧牲很多個孔:
只要加個分風箱,出風均勻就可以解決問題:
安裝后外觀相對美觀,但是實際效果可能并不如人意。實際中我們并不否認安裝漂亮的作用,但是:
這是結果嗎?
其實,這一切和結果有一定的關系,但是并不是必然關系。以一個家庭為例,每個房間的功能和需求是不一樣的,那么,換氣頻次應該不一樣,真正的設計應該是在安裝之前就已經設定了各個房間的進風和排風的風量,并在設計圖上標注:
安裝完畢后,用風量表測量驗收:
誤差超過一定數值要進行調整和重新安裝。
這才是結果
漂亮不是結果,為了漂亮,去犧牲房屋結構規避極少部分不漂亮的東西,那是本末倒置。
一味的去展示漂亮的圖片,而最基礎的每個房間的進風排風設計風量都不寫明,安裝完畢不進行風量驗收,恐怕未必能起到原有的效果。
其次,如果宣傳說用了分風箱保證每個房間的風量均勻的話就透露著不專業,還是以家裝為例:
每個房間的風量均勻對嗎?
每個房間要根據情況設計風量的,并非每個房間都是均勻的。當然影響因素很多,絕對不僅僅是舉例的這幾條。
新風其實有三大功能:
環保系統—不停的引進新鮮空氣,并過濾PM2.5,排除裝修環境釋放的污染空氣,只要新鮮空氣的進入量大于或等于污染釋放量,那么,市內空氣就是環保的,這是一個長期治本的方式。
空氣健康系統—人的呼吸環境,需要更多的氧含量,二氧化碳濃度不能過高。同時在不通風環境下,霉菌病毒都有可能滋生和傳播,潮氣也會積累,設計新風,這是核心考慮。
舒適系統—通過新風的調節和設計,形成對人體舒適的空氣流通的速度及調節潮濕度,形成最適宜的體感溫度。
這一切,其核心是:
設計
以家裝新風系統為例:
兒童房如果是一個幾歲10來歲的男孩,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那么,需要更多的氧含量。同時,因為運動量大,體味重,且小孩對甲醛,苯,TVOC敏感,那么,需要更多的排氣。在這個時候,也許就會犧牲一定的能耗,去加大換氣頻次。
主臥,空調地暖是常開,肯定要考慮一定的能耗,所以,換氣頻次不能太高。同時,要考慮到噪音問題,噪音過大,影響入睡。并且如果睡眠困難者,或心臟不太好的人,也許采用正壓空間更加能夠促進入睡。
棋牌室,衣帽間,使用頻次少,但是空氣比較污濁。那么,可能加大換氣頻次,不過多考慮能耗噪音,且主要以排氣為主,且不要讓污濁空氣向其他房間流動,所以,負壓空間更理想。
靠廚房的餐廳,或靠廁所的過道,也許就會做集中回風,阻止異味向其他房間擴散。而客廳的氣壓又要大于廚房的氣壓,減少廚房的異味出來。
也許這樣一說,大家就覺得很簡單,其實根本不簡單,因為:
風是流動的這個房間的氣壓會影響另外的房間
很多需求是沖突的
戶型與裝修限制無法滿足很多需求
▼比如:
換氣頻次越低,那么噪音就越小,能耗也越小。但是滿足了這個條件也許就不能滿足其他條件,只能去尋求平衡。那么,怎么通過管路的設計減少風噪,怎么通過排風位置減少能耗,同時滿足其他功能的需求,就是要考設計師的技術了。同時,要考慮換氣效果啊,比如一進一出是對角線當然最好,因為排氣不易把新鮮空氣排除:
但是,如果進氣這個位置正對著人長期睡的頭啊?不是舒適度不足了嗎?排氣這個位置正對著空調出風口啊?不是能耗大了嗎?
所以,新風在設計中很多功能都是沖突的。要綜合考慮。光考慮整體走管漂亮或總換氣量,或裝起算數,那是在裝換氣扇,達不到效果的。
最難的其實是:
這個房間的氣壓對隔壁房間氣壓的影響
整個房屋多個房間氣壓形成了沖突而混亂
風是無孔不入的,我們覺得裝了管道式新風,換氣主要靠管道,其實房間內部也是空氣在流動的,要相互影響,我們可以舉這樣簡單的一個例子:比如下圖,衣帽間套著了主臥,很明顯,衣帽間空間小,木制品多,平時不通風,環保性差。主臥長期睡人,要求環保性好。我們把這兩個房間單獨來設計,都很好設計,根據需求算換氣頻次即可,設定不同的進排氣位置,達到舒適度即可,但是,風是五孔不入的,如果我們衣帽間在氣壓大于了主臥,那么,衣帽間的污濁空氣就將向主臥去積壓:
那么,主臥就不那么環保了。如果這個主臥的隔壁又是兒童房,且兒童房我們加大了換氣頻次,排氣頻次,主臥和衣帽間的空氣又會向兒童房積壓:
兒童房就是異味空間了。
或這個臥室我們為了促進入睡,采取了微正壓的設計,但是,隔壁的房間的氣壓影響了他,變成不是微正壓了,是平衡壓:
這也沒有達到全部的目的。
所以,在設計的時候,要去設定每個房間的氣壓:
并且最后要進行驗收,不僅僅是風量驗收:
未開新風,關閉12小時檢測
開啟新風一天檢測
調試新風的進氣口和排氣口風量
關閉新風開窗通風還原
開啟新風一天檢測
開啟新風一周檢測
不僅要檢測風量還要檢測甲醛,通過甲醛的檢測進行推論:
設計安裝理論與實際是否吻合
僅僅是風量是無法百分百確定是否達到了設計要求的。在這里看的并非甲醛的數值是否達標,而是:
如果沒有達標是否有效減少
看的是:
如果沒有達標通過后期調整可否有改善
風是看不見的,我們可以通過污染物的檢測來推論風。
通過前期實驗,發現:
如果簡單的考慮換氣量的問題,不考慮氣壓相互影響和各個功能區的需求,那么,一套房子基本會有一個房間會形成集中負壓空間,空氣污染物較多。且能耗會比較大,舒適度與不裝新風幾乎沒有改善。環保性的效果甚至是比不上開窗的。僅僅是起到了氧含量增加等基本換氣功能,當然,同樣封閉窗子的情況下,再差的新風對環保都有好處。
有房間不合格,再調整這個房間或周邊房間的氣壓,再檢測一次,看是否可以有效減少。當然,如果太不通風或空間太小污染釋放源太多,是無法達到的,畢竟這只是單一的新風系統,并非一個綜合的體系,也不是龍卷風:
我們目的是:通過安裝新風系統,使得不合格的房間變的極少,即使個別房間不合格,通過調試氣壓,也能達到基本合格。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在實際安裝中往往會出現,安裝后,效果并不理想或者未能按照初始設計達標。因此也就會涉及到反復的拆裝,不僅耗時,而且增加很多不必要成本。而一個新風的設計是否達標又需要安裝后進行實測,似乎陷入了沒有頭緒的悖論中。
針對這一現象,可以引入萬同綠色工程研究院基于《健康中國背景下基于大數據應用的健康學校建設選材及應用研究》子課題成果之一。其以健康為性能目標導向,根據影響室內健康環境的裝飾裝修材料、新能源產品、新風系統以及功能型建材部品,通過模擬計算,建立不同校園類型建筑的室內定量化選材組合方案。
通過先行模擬,對設計進行初步判斷驗證并完成修改。通過科學的方法論完成新風系統設計安裝中遇到的反復拆裝及依靠猜測修改設計圖工作方式。使新風設計安裝變得更加科學及系統化。
目前,整個系統的模擬論證工作已初步完成。為了確保課題研究的可靠性、可行性,擬在下一階段開展以下工作:
(1)尋求符合國家及行業相關標準的部品部件和建材企業的合作關系,初步啟動建材庫構建,確保庫內企業建材產品須滿足國家及行業檢驗檢測標準。
(2)在建材庫內選擇適用于健康學校的產品,建立起相關建材的屬性及性能等相關數據庫,完成下一步進行實踐模擬驗證的準備。
(3)選擇建材數據庫內相關建材數據運用于模擬中,通過對多品類相關建材產品數據指標的代入,檢測驗證模擬論證階段搭建的研究模型的可行性與可靠性。
(4)尋找示范學校合作,包括新建學校、改建學校的應用性研究,以及學校現實使用環境的檢測和研究。通過示范學校項目中的深入研究,為健康學校校園建筑室內外選材應用提供更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