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一結論,侃談行業事兒。話說進入冬季,大家除了關心冷暖,還關心空氣質量。確實,這些年霧霾讓大家更加重視呼吸的空氣,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空氣品質處理產品賣的不錯,尤其到了冬季,銷量節節攀升。
但暖立方也發現一個現象,作為在此次新冠疫情期間廣受重視的新風系統,有的暖通公司賣的不錯,但也有不少暖通公司銷量不慍不火,這是咋回事呢?可能這些公司踩了下面這6個雷區中的1個或多個:
誤區1:把新風當凈化器賣
作為暖通人,這是最不應該犯的“失誤”。但事實上,確實有一些銷售員賣新風系統的時候,就知道一味強調凈化供能,給客戶說自家新風有多少張濾網,濾網等級多高,能過濾啥病毒、細菌……拜托,這些功能,人家空氣凈化器也有,人家如果只買這個功能,直接買空氣凈化器就可以了,何必要折騰裝你新風呢?!
所以,給客戶描述除了凈化之外的其他功能、其他價值,是一個新風銷售員必備的專業知識。
![](/uploads/allimg/201120/1-2011201H61R01.jpg)
![](/uploads/allimg/201120/1-2011201H61R01.jpg)
誤區2:只會賣主機品牌
作為暖通商家,賣設備主機品牌本身沒有錯,有的時候背靠大樹好乘涼。但問題是,如果你就知道賣某某品牌,很可能意味著你要面對同城同體系的競爭,人家可不一定只賣主機品牌,還賣解決方案,賣其他附加值,這樣就很容易陷入底價競爭的陷阱。
所以,除了主機品牌給你信心外,你的解決方案,你的其他對客戶有價值的服務,更應該成為你的銷售信心。
![](/uploads/allimg/201120/1-2011201H6323B.png)
誤區3:只會賣價格
不知道從啥時候起,新興的新風市場也變成紅海市場了。究其原因,與一些暖通同仁就知道賣價格有很大關系。你1.5萬,他1.3萬,他直接9000……低價沒有盡頭,低價也在挫傷行業創新的激情,低價也沒有算到后期可能存在的各種服務成本……
所以,大家與其只知道一邊降價搶客戶,一邊喊難,不如多想想如何給客戶創造更多價值,順便提升自己利潤率。
誤區4:只會賣一種布管工藝
不管啥戶型結構,不管客戶有啥裝修需求,不管客戶有啥凈化通風需求,有的暖通公司(銷售員)就只知道賣一種布管送風工藝,要么一股腦只推頂送頂回,要么只知道賣地送頂回,最后客戶跑了,都不知道自己咋死的,還以為客戶就在意價格……
所以,新風更像是一個定制化的產品,它要根據戶型結構,客戶需求,裝修方案等做定制,即便戶型一樣,也可能有不一樣的方案,只有這樣,才能給客戶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方案和服務啊。
誤區5:只會把好的東西賤賣
這2年,行業內的新風配置也是越來越高了,管道PE圓管、PE扁管(盾構管),還有非常齊全的各種管件、配件,質量好,更環保……但是,價格也低了,而暖通公司(安裝人員)也要賺錢啊,所以就出現了用主干式做pe管頂送頂回等做法,哎,也不知道這樣是好事,還是壞事?!你們說說看。
誤區6:只用嘴巴賣新風
有的銷售員(暖通公司)只知道用嘴巴賣新風,給客戶講解新風的各種好處,然后最多再看一些安裝和使用的照片、視頻。這些夠嗎?如果大家都這樣做,就基本夠,但新風作為一個看不到的“結果”,你如果能讓客戶體驗到不同,看到數字差異,你的銷售進程就加速了。你的展廳是不是應該有對比體驗效果差異的區域和設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