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風設備風量
目前家裝新風設備常見的風量有:150m³/h、250m³/h、350m³/h、500m³/h,我們常說的350就是指新風設備出風量在350立方每小時,這個是裸機情況下的數值。
人均新風量
國家家居環境每小時換氣量為:0.45~0.7次/小時,地下室1~1.5次/小時。
人均的新風需求量:≥30m³/h。二者取最大值選型。
影響得風量的因素
1、風的靜壓值:類似水的水壓,靜壓值越大,相同風阻的情況下送風距離越遠所得風量越多。
不同設備的靜壓值不同,同樣最高風擋,200靜壓阻值,第一張風量可達240m³/h,第二張風量130m³/h,差距近一倍,所以設備的靜壓值越高所得風量越多。
2、風阻來源:新風設備本身如結構、過濾網、熱交換芯體都會產生風阻,這個新風廠家已經考慮進去了。
再有就是管路輸送部分,如管道的直徑大小,管道的長短,彎頭、三通數量的多少等等。而系統的壓力損失,最大程度取決于我們的輸配系統設計是否合理,阻力是不是降到最低。在設計好管路走向、長度以及管道直徑,就可以計算出運行阻力值。然后結合風量、靜壓曲線圖,找到這個阻力對應的風量值,大于等于所需求的實際總風量即可。
•管路壓損計算:
比摩阻公式:△P=△Pml+△Pj=(λ/de)*(V²ρ/2)*l+ζ*(V²ρ/2)
其中,△P為風管沿程壓力損失(Pa)
△Pm為風管沿程摩擦損失(Pa)
△Pj為局部壓力損失(Pa)
l為風管長度(m)
λ為摩擦阻力系數
de為風管當量直徑(m)
V為管內局部壓力損失發生處的風速(m/s)
ρ為空氣密度(kg/m³)
ζ為局部阻力系數
根據以上公式計算得出,代表△Pm值的風管每米損耗約2~3Pa,代表△Pj值的風管彎頭、三通的局部壓力損耗每個約為6~8Pa,地送風分配器的局部壓力損耗約為10~15Pa。
非專業人士可以這樣估算
住宅估算頂送風100平米風阻30-40Pa,150平米風阻50-60Pa,200平風阻60-90Pa。根據經驗一般平層的得風率>80%,跨層得風率>75%,前提是設備性能優異,管路輸配系統設計合理。
舉例:180平面積,層高3米,設計人均新風量換氣次數0.45~0.7次為國家標準,180平*2.8層高=540體積,350風量÷540=0.64次/小時,得風率按80%計算0.51次,得風率70%計算0.45次,我們可以看到即使你選對350設備,只要得風率低于70%其實這套新風系統都是不合格的,無法滿足國家的最低標準,達不到合理的換氣效果。
![](/uploads/allimg/220819/1-220Q9160111320.gif)
如何簡單計算得風率
新風系統即便風量不達標也無法通過視覺、觸覺來辨別,不像中央空調可以看溫度計、身體的觸覺溫度高低來判斷,而判斷新風系統是否合格的唯一標準就是得風率。下面說幾個比較簡單判斷新風系做的是否合理的小方法。
1、看設備的靜壓值,盡量選擇靜壓值大于設備風量,如350風量設備,靜壓值要大于350pa。
2、出風口數量,350設備至少8送7回,250設備至少7送6回,如果是集中回風,回風口直徑不允許75口,必須110直徑,至少3個以上。
3、用風速儀測量風速(淘寶買30多一個或者讓施工經銷商測量),大于3m/s即為合格,一般出風風管都是75直徑,內徑65,直接看下圖數據:1秒風速風量是12立方,3秒風速就是36立方,36*8個口=288立方,288÷350設備=0.82=82%得風率!同樣350設備出6個口,同樣得風率82%,每個口風速就達到4m/s,會產生風噪。
對于住宅的暖通設備,如中央空調、壁掛爐、凈水等,按照初投資來講新風系統是最低的,利用率卻是最高的,一年365天,24小時運行,帶來健康的室內空氣品質同時配合熱交換芯最大程度上為冷暖設備節能,所以一套合格的新風系統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