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環境污染逐漸得到緩解,新風行業的破局之路成為業內關注的重點。除在政策催化下快速放量、發展穩健的精裝修市場外,人們對于舒適家居、品質生活的強烈需求以及疫情后人們對于空氣健康的高度關注,都促使新風產品的關注度逐日升高。熱度很高的新風空調,也為新風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未來,隨著相關政策的不斷推動,新風行業面臨不少機遇和挑戰值得關注。
整合加劇,市場進入高速發展期
在城市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政策推動、精裝修市場快速放量以及由疫情引發的健康意識提升等多重因素影響下,新風產品的關注度快速升高,在零售及工程市場均收獲了亮眼表現,市場邁入快速發展階段。
奧維云網(AVC)地產大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新風產品線上市場零售量達到3.8萬臺,同比增長71.4%。其中,6月零售量達到1.9萬臺,同比增長1.3倍。從工程市場的表現來看,近年來精裝修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給工程渠道帶來更多的機會。奧維云網(AVC)新風地產精裝羅盤3.0數據顯示,2021年1~5月,新風系統在精裝修市場項目配套共184個,同比增長3.1%,配套量達到27.39萬套,同比增長2.2%,配套率接近31%,同比增長2.5%。未來,隨著相關政策的不斷推動,新風系統在國內市場的普及率有望進一步升高。
與行業發展同步進行的,是行業整合進程的加速。據遠大新風方面透露,2020~2021年,一些空調行業新晉企業、專業凈化企業、科研機構及社會組織聯盟紛紛投身新風市場,導致行業競爭加劇,部分落后產能將被淘汰,行業進入洗牌階段。
單就精裝配套市場的品牌布局而言,獨特、穩定是多位受訪人對新風市場品牌格局變化情況的看法。浙江泰爾塑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江峰表示,雖然精裝修市場新風系統品牌的參與數量仍在增加,但頭部品牌陣營相對穩定。他進一步舉例說:“比如蘭舍、百朗、朗思威等仍穩居前列,而國產品牌的影響力相對較弱,如何抓住機遇進行彎道超車是擺在國產品牌面前的首要問題。”
對于品牌格局的發展,遠大潔凈空氣科技有限公司北部大區總經理胡杰指出,未來,隨著更多品牌對精裝修渠道建設的參與,新風精裝修市場TOP10品牌集中度將有所下降。從品牌數量的變化情況看,退出品牌數量或將大于新進品牌,二三線陣營品牌格局仍將處于波動狀態。
產品成熟度高,系統、智能、集成化成未來發展重點
就產品發展而言,《電器》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了解到,目前市面上的新風產品類型仍以吊頂式、壁掛式、柜式為主。受成本控制影響,吊頂式產品更多存在于精裝配套市場,柜式及壁掛式產品常見于零售市場,其中壁掛式產品又以線上市場銷售為主。除此之外,隨著人們對于空間布局設計重視程度的加深,具有內嵌特性的墻式新風機受到多家新風企業的關注。
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目前創適旗下擁有5個公司,相關技術專利60多項,并擁有2條無管道新風生產線,年產能20萬~30萬套;1條管道機、正壓新風機總裝線,年產量1萬臺左右。據山東創適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志國介紹,與其他3種類型的新風產品相比,內嵌式新風產品具有可分體安裝、不用穿梁打孔沒有二次污染、更節能的特點,在國外應用較多,更適合于后裝市場,或將成為未來行業的發展趨勢之一。
在技術優化方面,多家受訪企業均認為,經過20多年的發展積淀,新風產品在基礎功能上的發展已經趨于成熟,隨著行業更新換代進程不斷加快,系統化、智能化、集成化或成未來發展重點。
某業內人士在接受《電器》記者采訪時也表示,隨著物聯網、人工智能進一步賦能新風系統,家居設備間的互聯互動和智能設備控制,將進一步提升新風系統的智能性和使用便捷性。預計2021年系統化舒適家居規模將超千億元,進一步帶動新風產業發展。
造夢者總裁肖建偉就新風系統設置方面提出優化建議。他坦言,新風系統的核心是換氣和換熱,在熱交換效率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優化空間。據肖建偉介紹,目前有提升熱交換效率的方式,但是對生產廠家而言,不論將熱效率提升1%、2%還是5%,對技術的要求都非常高。“這需要一個過程,要找到機器大小與高效之間的平衡點。”他說。
事實上,隨著家電產品不斷推陳出新,家電品類之間的融合創新、集成發展亦成趨勢。不可否認的是,當下,產品之間的智能連接響應與技術協同相比之前更加明顯。新風空調作為新風系統集成化發展的成功案例,在近年來表現出強勢的發展勢頭。
在“新風+空調”模式的引領下,海爾、海信等品牌紛紛入局新風空調,立足減碳增氧的政策趨勢和健康環保的消費需求,推出了壁掛式及柜式新風空調解決方案。相關調研數據也顯示,目前線下市場新風空調銷售占比呈上升趨勢,新風空調持續滲透空調市場。面對新風空調的“踢館”現象,新風企業表現出極大的包容性,多數企業對這一集成化發展態勢持樂觀態度。
一些受訪者認為,將新風、凈化等功能集成在空調上,不但滿足了消費者對舒適、健康的需求,更迎合了人們對智慧家居的設想,為空調、新風行業融合構建了新的發展方向。胡杰從4個方面具體總結了新風空調可能為新風行業帶來的影響。他指出,首先是在大健康需求的驅使下,新風將成為未來空調產品的標配,且在價格方面存在短期急速下行的可能,其滲透率的進一步提升將帶動消費者健康空氣意識的提升,從而加大消費者對新風的關注度;其次,從對新風行業本身帶來的影響看,目前節能空調仍是市場主流,新風空調市場占比較低,短期內難以形成對抗關系;第三是新風和凈化功能或將進一步融合,在頭部企業的帶領下,具備橫向打通多產業能力的品牌會走在新風賽道的前沿,推動新風和凈化功能在空調產品上的進一步融合;第四,新風空調產品的不斷普及,將引發消費者對新風產品在家裝等方面的新需求。“如今,‘新風’已進化為整個空調產業升級的重要方向”在胡杰看來,隨著健康觀念的逐步普及,新風空調的創新基因將推動空調、新風產業融合前進,也將為新風空調的健康發展賦能。
標準號召道阻且長,發展前景可觀
談及行業發展的現存問題,朱江峰指出,雖然目前新風行業的發展已經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整體市場表現逐漸向好,讓業界看到了巨大的潛力和希望,但隨著市場整合進程的加劇,一些關鍵問題急需解決。首先是對終端市場優化。“行業要發展,就必須逐步回歸到創新和品質上來,做好向整體解決方案的價值服務轉型,并從產品品質、設計能力、服務質量、安裝施工能力等方面綜合競技。”朱江峰告訴《電器》記者,目前新風終端市場表現“露骨”,渠道商在單品價格上的無底線下探,造成用戶體驗差,對新風產品的認可度不高。為此,泰爾新風始終堅持“系統解決方案服務商”的概念,為工程類新風在隱蔽工程中的布局提供整體服務,立足本土用戶需求,不斷修煉內功,爭做行業標兵。
在技術發展方面,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升,一批帶有過濾消毒功能的新風產品相繼現身市場,但該類產品多數只能起到部分除菌作用,很難保證去除全部的病菌種類。因此,在朱江峰看來,隨著系統化、智能化聯網監測的興起,實時監控并顯示室內空氣狀態的系統將成為剛需。
在行業規范問題上,早在2017年《電器》記者就曾在相關報道中談及新風行業的規范問題,并指明了行業門檻低,產品服務優劣不一,規范和政策不完善對行業帶來的負面影響,但就目前企業反饋的情況看,雖然多家企業均認可了標準規范的重要性,但仍需相關部門及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一些新風企業負責人更是直言:“由于新風行業規模小,參與品牌眾多尚處于發展階段,相較其他行業更特殊、更復雜。因此在標準的制定上難度更高,離正式落地仍道阻且長。”
雖然在市場規范缺失、整合加劇的狀態下新風行業將迎來一段時間的成長陣痛,但就未來發展而言,不論政策推動、校園新風、舊房改造,還是精裝修上量、渠道擴充都將為行業發展注入新活力,促進新風產品的二次普及。
在校園新風項目上,雖然環境轉好讓新風進校園的氣勢有所收斂,但多位受訪企業負責人仍看好這一領域的發展潛力。“尤其是經歷疫情后,人們對于室內空氣質量更加重視,隨著湖北、浙江等地區部分城市項目相繼推進,新風進校園有望在全國范圍得到普及。”胡杰直言。
另外,城鎮化加速住房配套設施建設以及精裝渠道的發展也將助推新風需求。據《電器》記者了解,受益于各地精裝政策的積極引導和房企自身的升級發展需求,2017~2020年新開盤精裝房數量CAGR達到27.1%,預計精裝房規模未來將持續增長。精裝工程作為新風系統銷售的主要渠道,未來有望成為新風市場發展的主要推動力。
從宏觀政策看,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已被列為今年政府工作的重點任務之一。作為舒適部品中的重要品類,新風產品有望搭乘綠色經濟的順風車,迎來發展機遇,未來發展值得期待。奧維云網地產大數據推總數據顯示,2021年新風行業銷量有望達到300萬臺,同比增長37.9%左右。